1月5日,《解放军报》刊出了一篇题为“从一艘新型驱逐舰看创新爆发力”的报道。报道内容讲的是江南造船厂为海军设计建造万吨大型驱逐舰的一些细节。其中的亮点是,舰艇在设计、建造期间会邀请未来的舰员亲自对他们将要工作、生活的环境进行体验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文中还特别引用了船厂副总经理黄文飞对记者说的一句话:再好的装备也需要人去操作,官兵是战斗力生成的主导要素。只有从新舰规划、设计、建造等多个环节入手,让官兵操作方便快捷,才能有效缩短新型驱逐舰形成战斗力的时间。看了这句话,我就想到了这篇专栏的题目。
为了解释这个题目,我先引用一段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发布、2017年7月开始实施的国家军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C-2017)中的一段文字:运用产品优化设计以及通用质量特性设计、人因工程设计等专业工程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应该说,“人因工程设计”这个词是第一次出现在国军标中。简单说,船员作为一个普通的自然人,在人机交互和某种环境中生活时,难免发生人为失误、疲劳、情绪波动等问题,而人因工程设计就是一项通过研究解剖學、生理学、心理学以及人与机器、环境互动作用等因素进而对机器和环境进行设计,将发生问题概率降到最低的专业工程技术。
比如说,舰艇上一款武器系统的固有功能、性能都没有问题,故障率也在允许范围内,但是舰员在操纵这款武器系统时对其显示界面的体验并不好。这就要针对舰员的群体特点、传统习惯、生理心理及相应的任务背景,对显示界面进行人因工程的分析、研究和设计。再比如,舰船舱室的布置和通道设计是否合理,都将直接影响舰员的工作绩效和生活质量,最终影响到舰船的作业效率、安全及战斗力的生成。其实在《解放军报》的报道中,确实提到了舰员在体验中提出直升机机库区域通道内的层高不够、影响人员和装备通行效率后,设计人员马上就更改了局部结构,优化了舱室布局,有效改善了人员和装备的通行环境。
......
[阅读全文]